1.黄褐天幕毛虫的危害特点
黄褐天幕毛虫(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Motschulsky)属鳞翅目(Lepidoptera)枯叶蛾科(Lasiocampidae)又称“顶针虫”,主要危害杨树、桦树、榆树及果树等阔叶树种,严重时也危害落叶松等针叶树。幼虫群集在卵块附近小枝上取食,在枝丫处叶丝结网,网呈天幕状。大发生时,将整片林要树叶吃光,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和景观,是林木重要食叶害虫。
2.黄褐天幕毛虫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
2.1形态特征
成虫:雄成虫体长约15毫米,翅展长为24—32毫米,全体淡黄色,两线间的部分色较深,呈褐色宽带,缘毛褐灰色相间;雌成虫体长约20毫米,体翅褐黄色,腹部色较深,前翅中央有一条镶有米黄色细边的赤褐色宽横带。
卵:椭圆形,灰白色,高约1.3毫米,顶部中央凹下,卵壳坚硬,常数百粒卵围绕枝条排成圆桶状,形似顶针状或指环状。
幼虫:幼虫共5龄,老熟幼虫头部灰蓝色,顶部有两个黑色的圆斑。体背线为白色,亚背线橙黄色,气门黑色。体背黑色的长毛,侧面生淡褐色长毛。
蛹:体长13—25毫米,黄褐色或黑褐色,体表有金黄色细毛。茧黄白色,呈棱形,双层,一般结于阔叶树的叶片正面、草叶正面或落叶松的叶簇中。
2.2 生物学特性
黄褐天幕毛虫一年发生1代,以卵越冬。翌年过4月孵化危害,5月上旬达到孵化高峰,5月底6月初见成虫。7月中旬达到羽化高峰,7月下旬达到产卵高峰。成虫白天潜伏于树冠外转枝叶间,遇惊扰时迅速作短距离飞行,具有较强的趋光性。卵多产在枝上,呈“顶针”状,排列整齐。初孵幼虫群集在卯块附近小枝上取食嫩叶,2龄幼虫开始向树权移动,叶丝结网,夜晚取食,白天群集潜伏于网幕内,3龄幼虫食量大增,白天也取食,易暴发成灾。5龄幼虫开始分散活动,幼虫有摆头的习性。幼虫老熟后,爬到树皮缝隙、阔叶树叶或枝上,灌木丛中叶丝结茧。结茧后立即化蛹,结茧部位多在树冠的中下部。
3.防治方法
3.1加强检疫措施
严格进行苗木检疫。在植村前,苗木调运时要严格检查,及时清除有虫苗木,禁止有虫苗造林,防止虫情传播。
3.2 加强基层监测力度,科学造林、树种多样化
大面积纯林,树种品种单一,为病虫害的传播创造条件。如不及时加强制度建设、着力提高基层监测力量、培训林农掌握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防治基本知识,提高监测覆盖率和准确率就无法落实,将会造成危险性林业病虫害的大面积扩散,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。造林上应该营造混交林,形成比较稳定的生态系统,杜绝大面积种植品种单一的树种,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。
3.3 害虫防治
卵期除治:1~4月,8~12月黄褐天幕毛虫是卵的虫态,可以通过修剪,组织人员寻找卵块,集中烧毁或深埋在土中以降低幼虫数量,减轻对树木的危害。
幼虫、成虫期的防治:
化学防治: 用40%丙溴辛硫磷(国光依它)1000倍液,40%啶虫毒(国光必治)1000倍液, 1.2%苦参碱.烟碱乳油800~1000倍液、25%灭幼脲2000倍液喷雾防治。
生物防治: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微生物防治、寄生蜂防治、鸟类防治等。利用微生物防治方法常见菌类分为真菌如白僵菌,细菌如国光Bt(苏云金芽孢杆菌),病毒如国光苏.松质病毒和能分泌出抗生物质的抗生菌。
一是保护天敌,实行以虫治虫。研究发现天幕毛虫的天敌有天幕毛虫抱寄蝇、枯叶蛾绒茧蜂、舞毒蛾黑卵蜂等;
二是人工捕杀,幼虫白天有群聚网内的特性,可以人工摘除网幕,集中烧毁,在分散前及时捕杀,分散后可采用振树捕杀,从而减少虫口密度;
三是灯光诱杀成虫,利用成虫的趋光性,在有条件的林地,可悬挂频振式灯诱杀,一般一亩林地挂灯一个,灯与地面的距离为2米,进行诱杀。但灯光诱杀的缺点是在诱杀目标害虫的同时,也诱杀了害虫的天敌;
四是采用喷毒药环方法防治。此方法的优点:防治效果明显,操作简便,人工投入少;可以同时兼冶美国白蛾,效果明显。使用此法防治应注意的事项:加强预测预报,准确确定防治时期;喷药要细致,药环须闭合,宽度要达到30厘米,药环距地面距离不要超过30厘米;五是病毒除治,使用高射程打药机、担架式喷药机等设备,在受害林木的冠部喷施核型多角体病毒,每亩用量为100克病毒原液。
五是用生物制剂防治,用国光Bt1000倍液、国光苏松质病毒1000-1500倍液,国光杀虫单1000-1500倍液,5.7%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(国光乐克)2500-3000倍液喷雾防治。